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萨都剌的《织女图》 全文: 兰闺织锦秦川女,大姬哑哑弄机杼。 小姬织倦何所思?帘幕无人燕双语。 成都花发江水春,门前马嘶车辚辚。 髻鬟两珥看欲堕,蛾眉八字画不伸。 良人一去无消息,冰蚕吐丝成五色。 柔肠九曲细于丝,万缕春愁正如织。 绮窗睡起闻早莺,西楼月落金盘倾。 暖霞拂地海棠晓,香雪泼户梨花晴。 日长深院机声动,梭影穿花飞小凤。 水心惊起鸳鸯飞,花底不成胡蝶梦。 纤纤玉指柔且和,香钩小袜裁春罗。 满怀心事付流水,荡日云锦生层波。 佳人自古多命薄,风里杨花随处落。 岂知丑妇嫁田家,生则同衾死同椁。 君不闻,长安市上花满枝,东家胡蝶西家飞。 笼中鹦鹉唤新主,门外侍儿更故衣。 又不闻,田家妇,日扫春蚕宵织布。 催租县吏夜打门,荆钗布裙夫短裤。 我题此画三嗟吁,百年丑好皆虚无。 排云便欲叫阊阖,为我献上《豳风图》。
名句书法欣赏 良人一去无消息,冰蚕吐丝成五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良人(1) 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称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区别于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妇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水浒传》 消息(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冰蚕(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蚕。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蠒,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 唐 王贞白 《寄郑谷》诗:“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巾披。” 元 袁桷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之一:“桂蠹除烦来 五岭 ,冰蚕却暑贡 三齐 。” 明 何大复 《七述》:“躡飞云之履,被明霞之紬,冰蚕莹肤,藻龙耀眸,缀以锦带,悬以 吴钩 。” (2).普通蚕的美称。 唐 陈标 《长安秋思》诗:“ 吴 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宋 梅尧臣 《伤桑》诗:“柔条初变緑,春野忽飞霜;田妇搔蓬首,冰蚕絶茧肠。” (3).有时也用于指蚕茧。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冰蚕手自繅,溪浣身先导,督鮫人晓夜共织寒綃。”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