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过乖崖堂》 全文: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余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抡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强。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怳。 岂知古之人,事业是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名句书法欣赏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来岁来年。《周礼·春官·肆师》:“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 郑玄 注:“社祭土为取财焉,卜者问后岁稼所宜。” 晋 陶潜 《酬刘柴桑》诗:“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印卖状元赋》:“梦神授以《来岁状元赋》。” 霜林带霜或经霜的林木。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籟发清机。”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我只见霜林颯颯秋天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没有炮声,人们也顾不得去看霜林红叶。” 余响馀音。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含显媚以送终,飘餘响於泰素。” 宋 朱熹 《铁笛亭诗》:“千载留餘响,犹疑笙鹤来。”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四:“哲人逝千载,溪山寄餘响。”参见“ 餘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