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铢的《送仲晦》 全文: 靡靡岁时晏,乱山红叶稀。 端居已无悰,况与亲故违。 驾言临广路,惜此须臾期。 祖燕未云洽,鸡鸣促再驰。 晨装俨然队,天澹风凄凄。 迤逦征人行,怅惘离言悲。 令德本高世,诚思开圣微。 虎豹文采异,几年丹诏垂。 眷兹皇华寄,那得淹遐隮。 君王久延伫,去矣翔天墀。 顾我抱幽独,已为清世遗。 冥鸿聿高举,蜩鲎何由追。 萦萦西郊道,晻晻朝阳晖。 出处自殊迹,操祛胡不恰。 明当逐云月,依旧东冈陂。
参考注释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文采(1) 错杂艳丽的色彩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丹诏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唐 韩翃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身著紫衣趋闕下,口衔丹詔出关东。” 明 高明 《琵琶记·李旺回话》:“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门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若奉丹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