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斯得的《和刘养源》 全文: 日景何须土圭测,腊尽熙熙好春色。 明眉翠柳弄精神,调舌珍禽破岑寂。 叠嶂融融迟日丽,双溪涣涣层冰释。 行看骑簇昭亭晓,还闻猿啸高斋夕。 宛陵山泽纷纡余,尔来憔悴缘急符。 安得春风百万斛,为散和气还郊墟。 北帝回车已浸远,东皇布令应潜孚。 原畴苏醒天雨玉,草木滋润渊生珠。 我诗背城犹借一,吏气暂扫因已日。 预忧簿领还压头,不得时陪竹林七。 苕溪苇间舟延缘,白鱼朱橘不论钱。 幽栖已入五更梦,早春顾渚何时煎。 老师谨勿先抽单,苦嫌道院飕飕寒。 吟编未载两觳觫,莫惜娉婷珠一斛。
名句书法欣赏 安得春风百万斛,为散和气还郊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和气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郊墟郊外;村野荒丘之间。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霽,新凉入郊墟。”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伤心满目故人疎,看郊墟,尽荒芜。” 清 顾炎武 《侨居神烈山下》诗:“典得山南半亩居,偶因行药到郊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