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西直门外》 全文: 北至祀泽郊,预斋返法宫。 轻舆趁晓凉,兰衢宛转通。 麦穗方含含,黍苗亦芃芃。 祗以兆孔佳,益切希无穷。 不雨过十日,迩复炽炎风。 群称匪待泽,我踊愁蕴隆。 微澍朝来霏,薄云旋散空。 慰不胜忧多,亘野怜菁葱。 蜀望恐或虚,怦怦愓隐衷。 何当优渥沾,实惠酬吾农。
参考注释北至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 汉 张衡 《西京赋》:“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唐 柳宗元 《天对》:“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极也。测量之法须逐日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测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为之极。” 法宫宫室的正殿,古代帝王处理政事之处。《汉书·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法宫,路寝正殿也。”《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 唐 颜师古 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宫、法驾也。”宫,一本作“ 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清 钱谦益 《四川雅州名*山*县知县刘尔宗授文林郎制》:“朕虽在明堂法宫之中, 黎 风 雅 雨夷獠杂处之民,未尝不食坐见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