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投曾秀州逢四首》 全文: 人物如公乃作州,不知谁合至公侯。 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
名句书法欣赏 清名不与官称等,颇解天公用意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清名(1).清美的声誉。《汉书·儒林传·施雠》:“ 鲁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琅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宋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们搜好啦,为什么平白无故污损贫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声誉的人。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官称(1) 人的头衔 他喜欢别人以官称呼他刘科长 (2) 普通的或官面的名称 那年月“出钱”的官称是缴“慰劳金”,慰劳金的多少,视商户的大小而定 天公(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用意 居心,动机或意图 你这么说是什么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