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司空图的《漫书五首》 全文: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名句书法欣赏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乡音 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 莺声(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 (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 故山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