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是日天明复书》 全文: 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 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 黠鼠肆侮慢,鸣斗窥余饘。 书灯稍已暗,一萤窗隙穿。 我兴视星斗,行行空庭间。 □树寂无风,斜月□缺环。 寓此百余日,寒迫暑已还。 门有索逋客,无日不烦□。 □是穷骨健,兼亦苦节坚。 比所读何书,高堂十七篇。 最□□服传,纂抄续残编。 此物付儿子,将来汝谨旃。 傥我寿七十,不过十二年。 人岂有不死,但有传不传。
参考注释不过(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十二(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