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命加赈江宁去岁被水三县诗以志事》 全文: 去岁各省率有秋,故少新春加赈旨。 湖北陕西昨施恩,然惟数县而已耳。 江宁岁前亦问及,奏称三县略被水。 灾轻民不致乏食,水退地涸种麦矣。 无庸加赈酌借*种,大田即可观苗薿。 否否吾更有后纶,于惠宁过勿吝美。 况值跸路所经过,宜沾渥泽令民喜。 三县无论极次贫,率加两月赈期俾。 其令实惠遍闾阎,吾将历观民色起。
参考注释否否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 曰:‘唯唯,否否,不然。’” 清 戴名世 《药身说》:“‘子之志其又有託於此乎?’ 戴子 曰:‘否否。’” 朱自清 《说梦》:“说到 孔子 , 孔子 不反对做梦,难道也做不了‘至人’、‘真人’?我说,‘唯唯,否否!’” 有后有后嗣。《左传·桓公二年》:“ 臧孙达 其有后於 鲁 乎!君违,不忘諫之以德。” 唐 韩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后,其又信然耶!”《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今日到你这座家庙,便叫 玉郎 奉主入祠,使你二位老人家无后如同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