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皎然的《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联一十》 全文: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皎然。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崔子向。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皎然。 倚舷息空曲,舍履行浅碛。 ——崔子向。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皎然。 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崔子向。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皎然。 穿阶笋节露,拂瓦松梢碧。 ——崔子向。 天界细云还,墙阴杂英积。 ——皎然。 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崔子向。 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 ——皎然。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 ——崔子向。 微雨听湿巾,迸流从点席。 ——皎然。 戏猿隔枝透,惊鹿逢人踯。 ——崔子向。 睹物赏已奇,感时思弥极。 ——皎然。 芳菲如驰箭,望望共君惜。 ——崔子向 名句书法欣赏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寿陵(1).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后汉书·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 李贤 注:“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 汉 自 文帝 以后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 西门豹 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2).“寿陵餘子”的省称。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所谓进不得 邯郸 之步,退又失 寿陵 之义者也。”参见“ 寿陵失步 ”。 劫石亦作“刼石”。《大智度论》卷五:“佛以譬喻説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后因以“劫石”指时间之久远。 唐 李白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留欢节可尽,劫石乃成灰。”《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淑妃伏愿:灵椿比寿,刼石齐年。” 宋 陆游 《会庆节明庆寺丞相率百僚启建道场疏》:“至尊寿皇圣帝陛下,伏愿福等河沙,寿逾劫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