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学曾的《游西樵山》 全文: 高秋结侣泛孤航,遥陟西樵共采芳。 万仞丹梯云窦杳,千山红叶涧声长。 凌霄老桂香初霭,待月天池夜未央。 晨爽杖藜寻幻迹,朝晖倒影聚仙房。 瑶台怪石峋嶙见,丹峤丛霞缥缈光。 岩列九龙栖燕雀,天开云谷荫松篁。 玉崖瀑落珠帘璨,石室云生古木苍。 灶冷久湮仙子舄,砌阴空隐薜萝床。 振衣攀蹑大科顶,把酒逍遥见日旁。 奏技能令天一笑,凭虚何异鹤孤翔。 层峦叠巘如群垤,赤县神州布八荒。 错落锦岩烟淡荡,崚嶒虹洞翠飞扬。 云泉不减风雷壮,曲沼频传主客觞。 孤剑插天凌日月,石桥流水奏笙簧。 坐来顿觉尘心静,歌罢宁知舞态狂。 兴尽不妨归棹促,出山聊赋远游章。
参考注释久湮因时间久远而湮没。 仙子见“仙女” 阴空暗中,冥冥之中。《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向佛前祈祷,阴空保佑。” 薜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 (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