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文蔚的《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 全文: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 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实经始,必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隐然钓鱼矶。 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 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 先生适冲生,按图重嘘。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攻。 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反。 学子共棲集,相与咏而归。 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 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 矧复洞中友,进步方騑騑。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名句书法欣赏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小子(1) 年幼的男孩子 他有两个小子 (2) 儿子,小儿子 (3) 家伙——含有轻蔑意 (4) 长辈称晚辈 小子无所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遇晚年显达。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唐 白居易 《曲江感秋》诗之一:“晚遇何足言,白髮映朱紱。”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静中生动,妙合天机,亦先生晚遇之兆。” 讲席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亦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置讲席於上邸,集名僧於帝畿。”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三:“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清 唐孙华 《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讲席儒氊冷,篱门窟室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遣 唐 留学生学成归国,往往担任经史的讲席,传授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