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林之奇的《泗州画赞》 全文: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惟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获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俯。 於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参考注释应感(1).谓交相感应。《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晋 陆机 《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的,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感者,殆以是也。” (2).特指天人感应。 北魏 张渊 《观象赋》序:“寻其应感之符,测乎冥通之数,天人之际,可见明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