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全文: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 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 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 老妪惠且慈,白发被两耳。 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 相呼团圞坐,聊慰衰莫齿。 田硗借人力,粪壤要锄理。 新岁不敢闲,农事自兹始。
参考注释人力(1) 可动用的劳动力;可动员的人员 人力资源 (2) 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爱惜人力物力 粪壤(1).秽土。《楚辞·离骚》:“苏粪壤以充幃兮,谓申椒其不芳。”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復道哉!”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 (2).指已死之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九娘 才貌无双,舅倘不以粪壤致猜,儿当请诸其母。” (3).指拌有肥料的灰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 宋 王安石 《古松》诗:“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4).指施肥。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粪壤者,所以变薄田为良田,化磽土为肥土也。” 锄理犹锄治。 唐 韦应物 《晚归沣川》诗:“野庐不锄理,翳翳起荒烟。” 唐 柳宗元 《序饮》:“一日锄理,一日洗涤。” 宋 苏轼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