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丰的《为增城丞张元辅赋博见亭》 全文: 东山未为高,坐觉鲁之小。 更上泰山巅,天下不胜眇。 公作如是观,所学胡可料。 父兄自磨磋,师友相揉矫。 犹恐眼未高,著脚江湖渺。 才疑辄遍参,一悟百高了。 今簸增城糠,冗不废舒啸。 数椽立江头,万象生木杪。 揆之高了机,抚掌成独笑。 工指罗浮尖,又出凤凰表。 尝度登罗浮,凤凰仅毫秒。 洙泗圣人门,等级盖不少。 抬头空仰高,瞑目谁见晓。 能拍十哲肩,不失速而肖。 要策参之勋,守约始为妙。 更与约相忘,混沌安得窍。 公余勿哦松,回光返自照。
名句书法欣赏 洙泗圣人门,等级盖不少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洙泗洙水 和 泗水 。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时属 鲁国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弘 洙 泗 之风,阐 迦维 之化。” 唐 卢象 《赠广川马先生》诗:“人归 洙 泗 学,歌盛舞雩风。”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余尝考次 洙 泗 之门,不学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接 洙 泗 之渊源,拟荷千秋之担。”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极崇 宋 儒,号为 洙 泗 之正传。” 圣人(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等级 按某一标准区分的高下差别 不少(1).多。《书·大诰》:“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 (2).毫无。《史记·伯夷列传序》:“余以所闻 由 、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