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杂体诗 左记室思咏史》 全文: 韩公沦卖药。 梅生隐市门。 百年信荏苒。 何为苦心魂。 当学卫霍将。 建功在河源。 珪组贤君眄。 青紫明主恩。 终军才始达。 贾谊位方尊。 金张服貂冕。 许史乘华轩。 王侯贵片议。 公卿重一言。 太平多欢娱。 飞盖东都门。 顾念张仲蔚。 蓬蒿满中园。
参考注释珪组(1).玉圭与印绶。引申指爵位、官职。《晋书·张轨传论》:“綰累叶之珪组,赋絶域之琛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既袭珪组,对扬王命。” 刘良 注:“珪,诸侯所执也;组,綬,所以繫印者也。” 唐 李缜 《奉和郎游仙岩四瀑布》:“符守分珪组,放情在丘峦。” 清 翁荃 《田家诗拟陶》:“珪组岂不荣,日与倾危俱。” (2).借指文武官员。《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一·圣武成功诗》:“珪组充溢,髦倪抃舞。” 贤君(1).贤明的君主。《国语·越语上》:“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宋 秦观 《国论》:“若以功业言之,则 始皇 之英伟杰特,又非 武帝 之可比也,然而万世之下,号 始皇 为暴主,称 武帝 为贤君。”《清史稿·礼志三》:“且 蜀 汉 至初 唐 不乏贤君,安可闕略!” (2).指封建时代贤明的贵族或地方官。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信陵 、 孟尝 、 平原 、 春申 ,食客数千,称为贤君。”《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絳 吏民闻将杀 逵 ,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寧俱死耳!’”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一:“人臣得称圣君、贤君, 晋 曹攄 一县号曰圣君。《薛宣传》‘属县各得贤君’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