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三十九·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全文: 杏为梁,古有此语殊荒唐。 读书明理在格物,理之所无未可徒传,耳食忽焉而不于物详。 杏之为木孰弗见,其粗不能数围更无几丈长。 即偶有一亦鲜三四遇质复脆弱,奚供五架之栋梁。 王维裁为或乃蜗居茅舍耳,讵称桂为柱与碧砌红轩之华堂。 即桂亦以其花芳,为柱远逊松楠之坚刚。 文人比喻之辞无不可,予则事惟务实,于物必求其理之明彰。 或者雕刻为文山节藻棁之类耳,即如卢家玳瑁曾栖海燕双杏为梁。 履道里之西北隅,虽非杏为梁而桂为柱,亦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屋室琴书酌酒听歌以为娱。 能保与否虽曰异,为时久暂终莫殊。 忆我巡豫曾经履道里,欲寻白家遗迹久矣。 其名无杏为梁本意在刺居处僭,开府将军居弗久,冷眼观同逆旅店。 魏家虽云以俭存,待赐官钱赎取则已失之之明验。 汉水亦应西北流,青莲语信超群足为千秋之炯鉴。
参考注释三四(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脆弱 不坚强;不稳固 她身体脆弱,干不了重活 栋梁(1) 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2) 身负重担的人;能担负责任的人材 (3)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