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沈辽的《次酬韵李正甫对雪》 全文: 苦寒冽冽日夜增,朔风轩轩势相凌。 遥山顽碧空崚嶒,高堂闲坐拥敝缯。 欲釂一杯意已仍,浩歌黄竹但伏膺。 愁云漫漫方四腾,海气上薄初不胜。 雪霰杂下风作棱,渐著弱柳头鬅鬙。 半积轩砌发幽层,枯树兀兀愁饥鹰。 纷然不已失沟塍,一饮一斗心易矜。 试步薄冰犹战兢,圆圭方璧降复登。 忆昔前年正严凝,摄事大蜡清晨兴。 平生看雪实未曾,健仆骏马半醉乘。 或前或后望交朋,不辨明河与玉渑。 烈火万炬气不蒸,被面惟有冻与冰。 归来心目如水澄,喜看道旁刳作灯。 丰年为瑞古有称,冻死何暇谈邹滕。 欲邀君饮恨不能,相酬莫问准与绳。
参考注释轩砌殿堂前的台阶。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重叙 东都 别,朝阴改轩砌。”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牛丛 ﹞后自司勋员外郎为 睦州 刺史,入谢,上命至轩砌。” 枯树凋枯之树。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蛊》:“寄生无根,如过浮云,立本不固,斯须落去,更为枯树。”《晋书·王羲之传》:“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树湿。” 元 虞集 《画枯木赋》:“夫谁画此枯树兮,临不食之散泉。”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枯树掛崖眠復起,老藤牵石坠还留。” 杨朔 《蚁山》:“蚂蚁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兀兀(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