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大宁塔》 全文: 鲁恭宫殿颓无存,惟馀窣堵巍平原。 寂寥此日真净业,庄严异代徒祗园。 杰搆岁久具灵异,不云常羃氤氲气。 自远早见郁岧岧,逼近欲瞻翻不易。 此中妙谛吾已知,恰似法华开塔时。 因缘时节苟未至,当面错过空赍咨。 须臾朗彻阴翳消,珠幢涌地影荡摇。 八方薄伽梵齐现,一路涅槃门岂遥。 瓴甓枝撑邈难陟,摩空鹳鹤抟其翼。 当时挈眷尽归南,万古标宗恒镇北。 六和浮玉向曾登,仰瞩空怀最上层。 触绪题词讵可置,遇境忘言实未能。 大千乾闼何春秋,碧眼僧过有偈留。 牛羊下,麋鹿游。 那似慈恩杜甫愁,金风策马遵前邮。
参考注释六和(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 孔颖达 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 郑 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南朝 梁 沉约 《需雅》之二:“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黄庭坚 《仰山简和尚真赞》:“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浮玉见“ 浮玉山 ”。 空怀 适龄母畜在交配或人工授精之后没有怀孕 上层(1) 上面一层或几层 (2) 森林树冠层;亦指森林的树冠 (3) 地位或职位高的 社会各上层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