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吉昌的《绿头鸭》 全文: 体希夷。 谷神玄牝为基。 气回蹙、三千六百,溯双关、风浪涟漪。 绕金城、泥牛拉凤,度玉径、木马参龟。 七返归真,九还复命,孕成魂圣瑞烟弥。 念般若、不迷三昧,得岸证无为。 超真境、红光素艳,出入相随。 洞天莹、清微洒落,恣阳魂、轻健风驰。 抉神耀、无涯炳辉,总辉开、千古容仪。 清净风光,冲虚活计,浩然一点顿无亏。 放圣变、通天彻地,珠显露摩尼。 如如相、腾腾兀兀,处处瑶池。
参考注释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双关(1) 汉语修辞格之一。字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含着另一个意思 双关语 一语双关 (2) 把一个思想或一个对象在心理上同时跟通常不认为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 风浪(1) 风和波浪 (2) 比喻艰险的遭遇 久经风浪 涟漪见“ 涟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