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宇文师献的《梅林分韵得酒字》 全文: 平生慕英游,望公真山斗。 一见开心诚,已落诸人后。 龙门岂甄择,大小俱容受。 联辔寻胜践,春风倚尊酒。 惟公对江梅,端若同志友。 玉色洗尘沙,幽姿出藜莠。 命客花下坐,相与沃醇酎。 非公无此客,譬诸草木臭。 向晚入深巷,苍根倚甕牖。 始知水西头,卧梅胜卧柳。 有客三叹息,此树警老丑。 一笑客诚痴,万法要经久。 奇卉如尤物,过眼不必有。 惠我终日香,重来香在否。 但从此理悟,那复长搔首。 念公捧召节,修名当不朽。 舣舟未忍去,拓寻访林薮。 中心甚虚明,外慕厌纷纠。 杖屦循古岸,细话犹开诱。 再拜诵公诗,一洗刍豢口。
名句书法欣赏 非公无此客,譬诸草木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譬诸譬之于;譬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邇在 晋国 ,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 汉 王粲 《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