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庄泉伯检察为先安抚请升堂偈》 全文: 近来学佛人,少见不颠倒。 唯务资谈柄,弃大而就小。 昧却直截事,外边打这绕。 毕竟那一著,何曾得分晓。 得有庄居士,真实没虚矫。 断除烦恼根,烈火烧干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 任尔闹浩浩,我常静悄悄。 末后示真归,如脱破布袄。 加趺入禅定。 皓月临清沼。 透过生死关。 击碎无价宝。 刚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名句书法欣赏 心地既安然,魔境岂能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心地(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安然(1) 平安无事地 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里 (2) 安静地 安然入睡 魔境(1).恶魔所统治的境界。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心居魔境,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 (2).指迷人的境界。 清 姚燮 《青玉案·蒋剑人填词图》词:“春灯芍药,晓风杨柳,魔境时时有。” 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