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太湖诗销夏湾》 全文: 太湖有曲处,其门为两崖。 当中数十顷,别如一天池。 号为销夏湾,此名无所私。 赤日莫斜照,清风多遥吹。 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埙篪。 山果红靺鞨,水苔青髤髵。 木阴厚若瓦,岩磴滑如饴。 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小艖或可泛,短策或可支。 行惊翠羽起,坐见白莲披。 敛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 但有水云见,更余沙禽知。 京洛往来客,暍死缘奔驰。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为。
参考注释沙屿沙滩和小岛。亦泛指小沙岛。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沙屿相接,洲岛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塤箎。” 清 郁扬勋 《憩徐氏北园池上》诗:“溪堂杂菱荇,沙屿散鳬鵠。” 粉墨 修饰 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松竹(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埙篪(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