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守的《姚志道有书辄不借戏呈》 全文: 我来春未动,兀坐秋忽老。 客怀饱世味,尘土不容澡。 尚馀笔砚癖,俯仰半华皓。 中年得异书,夜讽或至卯。 尔来口生棘,妙语时耳剽。 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缃缥。 什袭秘不传,凛若璧在赵。 念兹访遗逸,从人掇残藁。 何当发其藏,囷廪一倾倒。 穷途百态恶,归思疾飞鸟。 终当馈所有,共此绝代宝。 岁晚同吟哦,乘风上蓬岛。
参考注释中年(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异书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