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咏栴檀林凤尾松再叠乙未旧作韵》 全文: 于古有恒言,种树十年计。 是盖谓榆柳,目前供景缀。 松柏异众木,十年根认地。 百年方拿空,品高无易事。 譬之君子人,晚成弗速遂。 而我于石孔,移种凤尾翠。 初缘一时兴,思未及此际。 幸其得地气,粗增分寸逮。 岩间蔚古松,相视何同异。 七年凡三咏,再咏期十岁。
参考注释譬之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君子人即君子。指才德出众者。《论语·泰伯》:“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文中子·天地》:“子曰:‘过而不立,犯而不校,有功而不伐,君子人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然而君子人曰:终夜不寝,必如 孔子 ;鷄鸣而起,必如 大舜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 梅香 ,可不道君子人待时守分也。” 晚成谓年岁较大才有成就。《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清 纳兰性德 《书<昌谷集>后》:“ 少陵 诗首见於冬日 雒城 謁 老子 庙时,为 开元 辛巳, 杜 年已三十,盖晚成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