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每有吟咏辄以示大学士并南书房翰林等或命依韵迭和非以辞藻相誇尚几暇之馀相与优游翰墨亦可以陶性情验政事比之徵歌选舞不犹愈乎因书以示之》 全文: 宣尼曾有训,群居不及义。 况在君臣间,尤贵同兹志。 譬彼舟楫具,大川方堪济。 彼民有隐情,孰为达其意。 或政有偏颇,孰为防其弊。 三百一言蔽,曰惟无邪思。 可知诗教正,其葩乃馀事。 维予忝民上,奉三而出治。 所愧理未纯,因之政多戾。 皤皤二三臣,咸具经邦智。 济济翰苑英,亦有责难谊。 因言匡不逮,所益良匪细。 若徒献颂词,恐滋后来议。
参考注释宣尼汉平帝 元始 元年追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尼公 ,后因称 孔子 为 宣尼 。见《汉书·平帝纪》。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言论準 宣尼 ,辞赋拟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 互乡 童子,当愿接於 宣尼 ; 苏门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续 杏坛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养也。”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入圣之要,下学上达, 宣尼 所传,存之存之。” 群居 成群地聚居于一处 不及(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