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浙的《遣吴氏女归本宅》 全文: 汝宗本华胄,田园生理微。 顷遇岁年荒,闾里共苦饥。 汝父抱汝来,岁晏重相依。 汝时尚幼小,出入须提撕。 朝嬉同稚孙,夕寝侍母慈。 所幸儿女仁,群侪安敢欺。 谁云非骨肉,周视同女儿。 忽忽阅数年,秀发扬双眉。 语言颇巧慧,亦有佳容姿。 娟娟云边月,濯濯花间枝。 怜汝渐长大,白璧无磷缁。 嫁汝非所能,留汝非所宜。 兹当仲春月,岁丰物熙熙。 鸟雀育其雏,啾啾镇相随。 人惟万物灵,能免顾尔私。 浣濯旧衣裳,缄缕新履綦。 虽无环与珥,粉黛令薄施。 遣尔归而宗,婉娩习女仪。 作配宜令门,议婚当及兹。 再拜辞我去,送汝门之畿。 东望五侯山,路记初时来。 人生父母心,莫悲生别离。 六载今来归,喜极泪交垂。 祖母见汝来,抚顶生歔欷。 叔婶见汝来,感叹成嗟咨。 宗族妯娌间,咸来视汝为。 人生无根蒂,飘荡长风吹。 向令落他门,宁有生还期。 汝伯俟斋翁,平生心相知。 归时相问讯,细话此中时。
参考注释作配(1).谓与某人或某事物相对应、配合。《书·吕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 孔 传:“今天治民,人君为配,当承天意。” (2).指祭祀时祔祭、配享。《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宗上帝於明堂,推 光武 以作配。” 薛综 注:“宗,尊也。上帝,太微中五帝也。配,对也。言尊发五帝於明堂,以 光武 配之。” 议婚说亲;商谈联姻之事。 金 王若虚 《太乙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年十六,父兄议婚。师曰:‘性喜出家,不愿娶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虽故却之,而未敢议婚他姓。” 樊增祥 《樊山判牍续编·批周清存禀词》:“此女在尔家多年,虽媳犹女,仰即妥为议婚,勿稍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