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毕仲游的《送王君仪北归》 全文: 不能送君行,强题送君诗。 诗中有鄙语,不是离别辞。 君长不五尺,气若千丈蜺。 谈经掩众口,论道惊群儿。 况君擅才华,文若老吏为。 刚肠乏软语,面折不我随。 人尝论君材,照坐珊瑚枝。 畴能论君心,清静如摩尼。 奈何三十六,未免州县卑。 君装赴国门,仆瘦病马羸。 太仓幸可籴,穷达慎所之。 儒冠易感慨,华屋难伸眉。 纷纷儿女曹,足令壮士悲。 工部贪采药,汉老甘茹芝。 不逢方外人,勿吐胸中奇。
参考注释儒冠(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感慨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华屋 华美的屋宇,指朝会、议事的地方 歃血于华屋之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伸眉 扬眉,形容得意、舒畅 伸眉扬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