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念奴娇》 全文: 雨肥红绽,把芳心轻吐,香喷清绝。 日暮天寒,独自倚修竹,冰清玉洁。 待得春来,百花若见,掩面应羞杀。 当风抵雨,犯寒则怕吹霎。 潇潇爱出墙东,途中遥望,已慰人心渴。 斗压阑干,人面共花面,难分优劣。 嚼蕊寻香,凌波微步,雪沁吴绫袜。 玉纤折了,殢人须要斜插。
名句书法欣赏 当风抵雨,犯寒则怕吹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当风(1).正对着风。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当风卧湿,而谢罪於灵祇;饮食失节,而委祸於鬼魅。” 唐 陆龟蒙 《春思》诗之二:“ 江 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緑旆当风悬。” 田汉 《洪水》第一幕:“天气一天天凉了,这儿又当风,你们怎么受得了呢。” (2).挡得住风。喻敢于迎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打脊贼徒每怎敢反国家!怕更有当风的快出马。” 凌景埏 校注:“当风的,挡得住风的,敢於出头交锋的。” 犯寒(1).御寒。《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2).冒着寒冷。 唐 鲍溶 《冬夜答客》诗:“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宋 惠洪 《十月桃》诗:“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吹霎伤风感冒。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吹霎》:“吹霎二字,每见 刘长卿 用之,作伤寒感冷意。问之,则谩云出《汉书》,然莫可考也。继閲方书於香芎散证治云:‘吹霎、伤风、头痛、发热。’此必有所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