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佚名的《吉州民为刺史张儇歌(题拟)》 全文: 昔吏□□,今吏詹詹。 公能驭之,铅亦为铦,蹠亦为廉。 始泄而苦,终优以恬。 昔民嗷嗷,今民咍咍。 公能植之,鳏寡有怡。 流亡既来,徭役先具,污茨尽开。 向覆官仓,仓无斗粮。 公来几时,积粟埋梁。 向阅官库,库无尺缯。 公来几时,山积层层。 瑞露溶溶,降味公松。 瑞莲漪漪,合蒂公池。 公有异政,神之祚之。 民歌路谣,冀闻京师。 天子明圣,恩光远而。
参考注释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积粟(1).谓贮存谷物。《战国策·秦策四》:“无把銚推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积粟厉兵,出入耕战。”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议守》:“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廩皆满。”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第二问》:“清句数矣,乏伍犹故也;积粟课矣,空廩犹故也。” (2).指贮存起来的谷物。《韩非子·十过》:“城郭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史记·李斯列传》:“ 斯 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汉书·霍去病传》:“至 窴颜山 赵信城 ,得 匈奴 积粟食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