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黎廷瑞的《鹏飞操》 全文: 朝吾发兮海溟,夕吾抵兮天门。 鳞脱躯兮欲蜕,翮之起兮如云。 涛山涌兮雪浪,驾天风兮浩荡。 霓掩映兮霞蒸,倏横飞兮径上。 龙膢余兮凤来迎,帝下观兮环佩鸣。 逍遥游兮既极,澹河汉兮无声。 河汉无声兮有意,谁知之兮漆园吏。 桐之孙兮吏之魂,吏不语兮孙能言。 忘言兮且止,极吾思兮隐几。 春风菲菲兮杏坛花,春服翩翩兮沂水涯。 聊徜徉兮税驾,奚必之兮南华。
名句书法欣赏 忘言兮且止,极吾思兮隐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忘言(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隐几(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