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守正的《云娘行(并叙)》 全文: 沈郎花谱近十年,云娘倾国人人传。 每恨闻声不见面,无人为结三生缘。 今年留滞在京都,都下美人多如荼。 褰帷瞥见云娘在,喜动颜色光荣殊。 萧萧疏柳直风前,皦皦孤鹤唳重玄。 林下风流瑶阆骨,肯与妖邪争爱怜。 谋欢正剧忽欷戏,知子胸怀不暂舒。 似感故交零落尽,眼前香粉空相与。 我方坎壈重太息,睹子肝肠增偪仄。 忆昔十五入词场,烟飞纸落不可当。 纷纷余子何足道,彼其当年耻雁行。 流光荏苒廿余载,忧患经多容鬓改。 空留七尺自昂藏,难使鸡群不尽骇。 以此伤怀各自思,半面才通如旧知。 何图座上风波阻,脉脉相看不得语。 临岐把酒俨向人,转复无言但酸楚。 人生会合自有神,何必荐枕始成亲。 子尚风尘予浪迹,朱颜须慎百年身。 他时若得重相见,应费青衫作泪巾。
参考注释七尺(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昂藏 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绣衣柱史何昂藏。——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鸡群亦作“鷄群”。比喻平庸之辈。 唐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驥足,九霄终自别鸡羣。” 宋 范仲淹 《谢柳太傅惠鹤》诗:“鷄羣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甘心迟凤侣,刻意别鸡羣。”参见“ 鸡羣鹤 ”。 不尽(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