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 全文: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 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 不道草庐豪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 锺鼓令秋肃,毡罽胆冰寒。 诗书帅,金横带,玉为鞍。 天生如结数辈,虏岂易江南。 京索成皋此际,东郭韩庐俱困,故老正争看。 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参考注释鼓令鼓弄支使。《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我那日若不是听了嫂子的好话,几呼叫他鼓令的没了主意,却不也就伤了天理?” 毡罽亦作“氊罽”。1.毡和毛毯。 晋 王嘉 《拾遗记·蜀》:“锦绣毡罽,积如丘巄。”《旧唐书·张柬之传》:“ 汉 置 永昌郡 以统理之,乃收其盐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 (2).借指以毡罽为服的北方少数民族。 冰寒冰冷;如冰之冷。《云笈七籤》卷九五:“ 天尊 曰:‘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结。’”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是 放翁 年十餘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可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