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心竟恁地歌》 全文: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名句书法欣赏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留心 小心;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至此(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尘缘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