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高适的《李云南征蛮诗》 全文: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参考注释收兵(1) 从战场或冲突地方撤回军队,结束战斗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 借指结束工作 草率收兵 列亭古时排列在边境上侦察敌情的瞭望所。《史记·匈奴列传》:“筑城鄣列亭,至 庐胊 。” 张守节 正义:“亭,候望所居也。” 拓地(1) 扩张、开拓疆土 (2) 开辟土地 填海拓地 西东(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