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 全文: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参考注释以至(1) 表示延伸 以至诸峰之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表示结果 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乎哉(1).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宪问》:“子曰:‘ 赐 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后汉书·郭泰传》:“ 林宗 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2).语气助词。表疑问。《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明 刘基 《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果尔则编修亦褊人耳,所论撰又足据乎哉!” (4).语气助词。表祈使。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 董生 勉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