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同庆长游草堂》 全文: 万株苍烟间,杳然出微径。 相逢知有得,一笑洗孤愤。 萧萧半窗雨,终日满风听。 绿云到巉绝,小立锐清兴。 约公我辈人,发此一区胜。 春工自无私,风力亦强敏。 柳垂拂掠黄,溪作揩磨净。 篱间殿寒梅,吴姬发微哂。 已忻鸟声乐,更爱游丝迥。 余郎妙天下,气与山岳峻。 春光缠肺肠,霁月磨风韵。 诗如画好马,落笔得神骏。 日斜兴未阑,山穷春不尽。 更为明日游,踏遍钟山顶。 旋汲一人泉,峰头煮春茗。
参考注释肺肠比喻内心;心思。《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郑玄 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乃使民尽迷惑。” 唐 钱珝 《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二表》:“且自去秋以来,国步未復,臣每思人事,每揣人情,因激肺肠,有如汤火。” 明 刘基 《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诗:“邂逅忽相逢,悲喜交肺肠。”《“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 黄某 甘心作他人奴隶,竟然不避舆论,而该米行徒知牟利,不知爱国,岂别有肺肠耶。” 霁月明月。 明 何景明 《答潘都谏郊坛见遗之作》诗:“璧坛流霽月,银闕动春星。”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 风韵(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