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叶适的《送冯传之》 全文: 我乞来荆州,足未曾出门。 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 兹复罢著书,梵译专讨论。 颓然对白法,诸有不得存。 传之京口别,岁暮始穷源。 帆张飞动势,缆系栖泊痕。 相顾举杯酒,醉极沮漳翻。 儒生慕杰气,赤手诛鲸鲲。 将军建实垒,寸甓宜自攒。 于时雪五尺,遣卒问江干。 答言屈大夫,横肆群鱼吞。 岂如卫甯蘧,舒卷常温温。 闻此重嗟叹,恐堕祸福观。 荣禳用国宝,谁能免沉燔。 要令德性脩,仍挽江海浑。 我今材力尽,拙计东南坤。 尚余春秋志,欲执左袵奔。 念子独奈何,葺屋补墙藩。 梅花一两坼,春意到草根。 倘见南枝荣,折寄随惊湍。
名句书法欣赏 闻此重嗟叹,恐堕祸福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嗟叹见“ 嗟叹 ”。 亦作“ 嗟嘆 ”。吟叹;叹息。《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东观汉记·牟融传》:“帝数嗟嘆,以为才堪宰相。”《世说新语·文学》“ 晏 闻 弼 名” 刘孝标 注引《王弼别传》:“ 弼 之卒也, 晋景帝 嗟叹之。”《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 韦应物 ﹞夜泊 灵璧驛 。时云天初莹,秋露凝冷,舟中吟讽,将以属词。忽闻 云封 笛声,嗟叹良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今日既承不弃到此,如何只是嗟嘆?”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二十七》:“他听见明天我要上山时,他显出的那惊诧和一种嗟叹,又很安慰到我,于是我真的笑了。” 祸福(1).灾殃与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指灾祸。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