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悼竹》 全文: 此君如高人,风节常凌厉。 虽经隆冬中,正色不少替。 春今尽正月,萌蘖且次第。 天公出奇手,白昼变昏翳。 初飞佛场花,继洒鲛人涕。 群儿顾惊走,老眼亦睥睨。 是时凡草木,掩抑若自卫。 惟君独傲然,略不威严霁。 太刚竟摧折,乃悟非善计。 追怀周旋久,于此增懔{唳口换忄}。 其生既冤死,其死可轻弊。 当为杀青简,更以色丝缀。 尽书卓行人,出入生死际。 作我座右铭,蕲能免于戾。
参考注释公出因公事而外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城陷,官僚皆罹於难,惟 刘 以公出得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宾馆告示》:“如本县公出,当婉覆登簿。” 白昼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昼见鬼 昏翳(1).指光线昏暗。 前蜀 杜光庭 《王承郾为亡考修明真斋词》:“玄清昏翳,洒润焦劳。”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衢州府 江山县 ,每春时昏翳如雾,土人谓之‘黄沙落’。” (2).指雾气。 宋 苏轼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等同泛湖游北山》诗:“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穠纤。” (3).犹蒙昧;愚昧。 明 屠隆 《昙花记·卓锡地府》:“望弗恡金鎞,开我昏翳,蠢兹大众,咸望慈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