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清之的《送继一郭处士》 全文: 圣君如尧舜,岂无巢与由。 计然亦何慕,五湖一扁舟。 之人不久作,侧席思岩幽。 尝闻鹿何君,清芬彻凝旒。 重华锡嘉号,见一光林丘。 谁谓雅道息,竞风日悠悠。 脱冠挂神武,有士归乐州。 笑将金闺籍,猛博处士裘。 钧天为开颜,曰此夷逸俦。 大书继一字,虹光属奎娄。 宸章轶麟衮,正声出天球。 清名奖静退,下视古素侯。 睿谟先宅,姱节追前修。 况今辑众隽,丞弼登虞周。 明时乐閒暇,出处自不侔。 赤城宅仙子,登登方蓬洲。 君归访司马,坐忘春与秋。 方瞳照绿发,戏转黄河流。 烟雾肃逋客,隐者应辍耰。 欸乃辅行色,春风生柁楼。
参考注释明时(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不侔不相等;不等同。《后汉书·荀彧传》:“海内未喻其状,所受不侔其功。”《明史·谭纶传》:“敌聚攻,我分守,众寡强弱不侔,故言者亟请练兵。”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奉使能致其命,以是为类例,其与平时选举议员利害至不侔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