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武元衡的《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全文: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 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名句书法欣赏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萤影犹萤光。 唐 王维 《班婕妤》诗:“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絶。” 宋 赵师秀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诗:“鐸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参见“ 萤光 ”。 帘外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监试等不预考校,谓之帘外,则凡预考校官,时亦当谓之帘内,今称内帘外帘,盖承之也。”参见“ 帘官 ”。 鸿声(1).鸿雁鸣叫的声音。 唐 武元衡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2).大声;高声。 汉 焦赣 《易林·困之离》:“鸿声大视,高举神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鸿臚”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 (3).大名声。 晋 郭璞 《赠潘尼》诗:“擢颖盖 汉阳 ,鸿声骇皇室。” 唐 韩愈 《嘲鲁连子》诗:“高拱禪鸿声,若輟一盃水。”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 啟 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