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四宾主》 全文: 宾主互用,动亦非动。 佛祖机关,不妨重弄。 法共不人,十八何用。 一相无相,自知轻重。 信手拈来,得时不会。 龟毛作过,兔角受罪。 山河俱动,此义失宗。 宗非山河。 俱动是梦。 动亦不动。 收来无用。 这回捉败,永不费功。 宾亦无宾,道孰可名。 今父逃逝,契悟方亲。 主得真主,佛祖共举。 认贼为子,不敢相许。 万国来亲,唯一佛身。 血脉不断,得者忻忻。 更下*注脚,盲人摸索。 见中求见,病消求药。 和光同尘,没量智人。 有谁相识,资深资深。
名句书法欣赏 一相无相,自知轻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无相(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轻重(1) 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恰当或合适的性质或状态;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