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竹枝歌》 全文: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江上乘舟何处客,列肆喧哗占平碛。 远来忽去不记州,罢市归船不相识。 去家千里未能归,忽听长歌皆惨栖。 空船独宿无与语,月满长江归路迷。 路迷乡思渺何极,长怨歌声苦凄急。 不知歌者乐与悲,远客乍闻皆掩泣。
参考注释楚言(1).指操 楚 语。《韩诗外传》卷四:“ 楚 之狂者 楚 言, 齐 之狂者 齐 言,习使然也。” (2).借指操 楚 语的人。 唐 张说 《荆州亭入朝》诗:“旃裘 吴 地尽,髫荐 楚 言多。” 啁哳(1) 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鵾鸡啁哳而悲鸣。——《楚辞·九辩》 (2) 也作“嘲哳” 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风露(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