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石的《人日集蟆颐视堰》 全文: 大江拆两股,小江分一支。 秋水七八月,老蟆喜持颐。 往往自夸大,未觉海若嗤。 灌溉虽小惠,湮溺已可危。 父老指水迹,栖苴挂林枝。 高田混坑谷,漠漠沙风吹。 城堞不数步,长堤漫委蛇。 我非河洛想,颇为梁益悲。 神禹岂不到,吾蜀几为池。 人日有故事,敢后壶浆期。 野叟馈鱼兔,鼓舞亦致词。 一笑谢父老,何由救民饥。 但得麦早熟,眼底无疮痍。 老守为尔醉,灯火江之湄。 老蟆亦放光,跳月天南垂。
参考注释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夸大 把事情说得超过了实际程度;言过其实 夸大他们的困难 觉海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海,喻其教义深广。 南朝 梁 僧祐 《<弘明集>后序》:“况乃佛尊於天,法妙於圣,化出域中,理絶繫表, 肩吾 犹惊怖於河汉,俗士安得不疑骇於觉海哉!” 唐 杨炯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宋 秦观 《圆通院白衣阁》诗:“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