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赠秉放处士》 全文: 媒雉不诱凤,由鹿不致麟。 终南有嘉士,天子不得臣。 板舆入穷谷,同隐之推亲。 种木山之阿,采兰涧之滨。 务本不务末,求力不求人。 至孝在尽欢,饮水犹欣欣。 富贵不以道,列鼎奚足云。 行是有余力,稽古且学文。 稽古不为禄,学问非饰身。 立言复垂教,杨孟时有伦。 我生落世网,碌碌随搢紳。 直躬多龉龃,左官苦漂沦。 妻孥困斗粟,亲老无重茵。 入山非隐遁,去国颇悲辛。 犹顾贰车禄,縻絷丹河滨。 羡君脱羁鞅,生计在水云。 羡君遗荣利,居处绝嚣尘。 躬耕方肯食,恐蠹力穑民。 学优终不仕,孰为观国宾。 去去谢桂籍,行行避蒲轮。 巢由自高尚,尧舜徒圣神。 况我蜉蝣辈,敢希鸶凤群。 犹期不远复,一问迷途津。 他年解郡职,愿许我为邻。
名句书法欣赏 入山非隐遁,去国颇悲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入山(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隐遁(1) 隐蔽躲藏 月光隐遁 (2) 隐居起来,逃避尘世 隐遁山野,不问政事 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悲辛 悲痛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