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书通鉴续编宋主答徐铉事》 全文: 艺祖志一统,命师伐江南。 卑辞徐铉来,称如事父严。 父子而两家,不可何待占。 缓师复遣求,论辨徒詹詹。 榻侧难容睡,按剑叱何惭。 嫚骂如沛公,创业多直谈。 更能用曹彬,禁暴恢海涵。 一时王业定,太平引养恬。 时泰作广义,吹求致苛纤。 谓徐铉辱君,谀颂失太谦。 更为设若词,包茅问贡拈。 阔论名有无,诡辨逞呫諵。 有如爱二毛,宋师无救歼。 辞费申臆见,史义何曾探。 昌黎有定评,责人详已廉。
参考注释广义 由本义而推广原意;趋向于一般化 广义空间 吹求(1).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找毛病。 宋 苏辙 《李谏议谢二府启》:“虽循省之无瑕,顾吹求之已密。”《明史·李士柔传》:“誥敕用寳,岁有常期,未有十年后用寳进呈,吹求当制者也。”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琦善 ﹞欲吹求 林则徐 罪不可得,则首詰劫船之役,何人先开礮,欲斩副将以谢之。”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2).用为审察的谦词。 清 王鹏运 《彊村词序》:“至於去取,则公自为沙汰之严,已毫无尘杂,俟放暑假后,再为吹求,续行奉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