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猛虎行(诸本有赠李宗闵字)》 全文: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名句书法欣赏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两旁 两侧 街道两旁 乌鹊(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 仇兆鳌 注:“按《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宋 戴复古 《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金 元好问 《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为乌鹊喜。” (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 唐 李商隐 《辛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 (3).乌鸦和喜鹊。《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晋书·李士业传》:“通街大树上有乌鹊争巢,鹊为乌所杀。”《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4).指乌鸦,乌鸟。《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鷙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峤 《鉴》诗:“月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