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某的《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寿宫命捕金银鱼》 全文: 千顷枕山高六十枕里,上有枕寒潭清且枕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枕,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或青或红或间色,纵使丹青模不得。 几年潜伏少人知,一旦声名动京国。 插家太平端好奇,麟欲效瑞凤欲仪。 白不银瓮争走献,岂得汝辈藏洿池。 深山大泽多遗宝,纡馀旧荦皆娟好。 愿移纲罟聊一施,崭然头角趋明时。
参考注释千顷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茅盾 《无题》:“于是她又照老样子将上半身靠着枕山,左手支着头,左腿一半搭在床沿。” 寒潭寒凉的水潭。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絜。”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许地山 《鬼赞》:“有一次,我独自在空山里走,除远处寒潭的鱼跃出水声略可听见以外,其余种种,都被月下的冷露幽闭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