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契嵩的《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全文: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参考注释仙童 苏格兰民间传说中的棕仙童(夜间替人做家务等工作的仙童),常出没于与世隔绝的场所和清泉瀑布之间 走脚跑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其间走脚通风,传书递简,全亏着一个奶娘。” 子来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