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毕仲游的《送郓州杨子安教授由京归洛》 全文: 好去嵩阳客,清河稳放船。 东州新学校,南郭富林泉。 悟道先生敏,为文子弟传。 乌皮常隐几,黄绢动成篇。 太尉风流在,裴休理性玄。 老松生干直,大海得珠圆。 肆笔君房好,论才贾傅传。 尚书行给札,博士久虚员。 献策诸公喜,谈经众手编。 长鲸鳞鬣就,仪凤羽毛鲜。 小子甘环堵,穷途懒著鞭。 家贫门外辙,酒价杖头钱。 官冷虽知命,身閒学问禅。 功名看异日,交契懒同年。 明月行梁苑,凉风度颍川。 叫阍宜上疏,负郭莫归田。 散饮杯投地,更阑斗挂天。 离怀吟不足,弹断古琴弦。
参考注释太尉官名。 秦 至 西汉 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风流(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理性 同“理智” |